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翻译公司的领导说,他们公司所有的翻译项目最后必须由一名中文专业毕业生把关,看到不通顺的句子就改。
这种校对方式,我还是第一次见,我个人对其持保守意见,仔细想想甚至觉得匪夷所思。
诚然,很多译员的中文母语不尽如人意,就像德国汉学家顾彬说的:“中国翻译者的问题在于母语不够好。”但找中文专业生来做翻译校对,则有矫枉过正之嫌。
找中文专业生来把关,主要针对的恐怕就是所谓的“翻译腔”,可是“翻译腔”本身很难界定。
中英文两种语言始终都在互相影响。有的句子,你以为是“翻译腔”,但其实这样的表达方式早已被接受。就像英文里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原本就是从汉语直译过去的。但现在很多老外打招呼就是这么说,你能说这是翻译腔吗?
再举个例子,随便找一篇翻译自外媒的新闻稿,你再对比中国的原创新闻稿,一眼就能看出其中语言风格的差别。这难道就能说明,那篇外媒新闻的译稿有翻译腔吗?
这只是译者在寻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一种平衡,这个平衡点在哪,每个人感觉不一样。但如果对原文的语言风格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缺少了解,就很容易失衡,而偏向于译文本身了,这就导致偏离原文,对原文不忠实。
清末民初的著名翻译家林纾,他本身不懂外文,先找别人解释给他听,他再进行再创作,改掉人名甚至情节,遣词造句本身的修改那更是不在话下,这样把外国小说变成完完全全的中国本土小说。这样的翻译方式会很合“母语优先”者的意,但在当今社会是完全行不通的。
从原作者,到翻译公司,到客户,再到读者,都无法接受译者对原文进行那么大幅度的改动,别说改动故事情节,就是对语言的风格和逻辑进行改动,都应当适可而止。
所以你找一个中文毕业生来校对翻译,他对英文的语言本身及其思维模式了解有多少?他如何能够把握好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这种平衡?如果他遇到不合逻辑、不通顺的译文,他能否通过原文找到正确的逻辑,还是只靠自己的主观臆想改到通顺为止?这些都是有很大疑问的。我也曾在翻译实践中遇到只看原文结果改的一塌糊涂的例子。
有人可能会说,中文毕业生不代表英文就不好,也许人家都说过英语六级了呢?我不排除有很多这样的人才。
但既然这家翻译公司强调是“中文毕业生”,那么我只能倾向于认为他们的中文是要好于英文的,或者说翻译公司聘用他来把关翻译,主要是看重他的中文母语水平,否则为什么不找一个中文优秀的英文毕业生来做这件事呢?
关于不同语言之间背后的差别,这里多解释几句。
前段时间有一部美国电影很热门,叫《降临》,这里面就提到,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思维方式。
就我本人来说,有时候英文看多了,不知不觉连说话都是用英文的思维方式。如果是做翻译,就是在中英文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不停转变,这很考验对两种语言及其背后思维方式的熟悉程度。
作为翻译译审,对两种语言本身及其思维方式的熟悉程度,无论如何也不应比译员差,否则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把好译文改成烂译文,把对的改成错的。这些在很多翻译公司都是司空见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