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说成语被笑所折射的文化悲哀

前两天在微信里看到一个“搞笑”视频,说的是李健在《中国好声音》节目里说了很多成语和“文言文”,结果遭到以哈林为首港台歌手的嘲笑。

看完视频,我可以将其理解一种过分娱乐化,李健爱用成语确实有其幽默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李健用的那些成语都是非常常见的,如果这都能引起港台歌手的不解和惊呼,那也只能说明他们的文化层次太低。

就拿李健数次提到的“直抒胸臆”来说,这个成语用来描述包括歌词在内的诗词并无任何不妥,而且也并没有白话文能更好地表达同样的意思,所以又有什么好笑的呢?估计李健也是一头雾水,又无从辩解。

而更加悲哀的是,类似的现象已经弥漫很多中国人的日常,也就是明明可以用一个已有词汇简洁表达的含义,偏偏要啰里啰嗦地用白话文表达,而且还表达不好。我作为翻译,几乎每天都能遇到这样的例子。翻译们都知道,英语翻译成中文的词字数比例大约是1比1.5、1比2乃至更多,这个比例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确实,中英两种语言特征不同导致字词数量不同,比如一个词的“start”不得不翻译成两个字的“开始”,但英文中也有很多词是不用翻译的啊,比如“the”、“your”甚至主语都是经常不用翻译的,这就有相当的抵消。所以,比例达到或超过1比2就说明译文很有可能太啰嗦(当然,在做翻译或校对时,不必纠结于这个比例,因为它会随着题材不同而有变动,而且它只是结果,而非原因)。

译员们在翻译书面语时尚能注意保持语言的简洁并适当使用文言化的旧词汇,但在翻译诸如剧本对话这样的口头语时,就出现大量词语的滥用,最典型的是“的”、“了”、“会”、“也”等助词的滥用,而即便在中国人的日常对话中,这些词也并没有滥用到那种地步。

回到书面语和口头语的话题。我女儿有一天晚上说自己在看“夜空”,我有些吃惊她这个词汇用得这么娴熟,想想应该是巧虎的某个故事里有提到。

这个词用的并无不妥,而且即便是偏文言的书面语,意思非常明了,可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明白无误的词,我们在平常说话中却极少用到。即便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也会把它啰嗦化,比如说成“晚上的天”,或者绕着弯来说,比如“晚上看天上”等等。

可是反思一下,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夜空”真的是晦涩到需要规避的词汇吗?最好的汉语表达,往往竟只出现在小孩的说话中。

估计李健在《中国好声音》里说“夜空”这个词,又会遭遇惊呼和嘲笑。可就是这样一个词,也明明出现在了很多流行歌曲里,比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歌名,《私奔到月球》中的“看月亮像夜空的瞳孔”,五月天甚至还有一首更加“文绉绉”的歌叫《星空》。

我以前专门写翻译中成语的滥用,我反对滥用成语,但也反对明明有成语或旧词可以更好地表达某个含义,却偏偏绕着弯子用白话文表达。

无端抵触汉语旧词汇,刻意区别对待旧词和白话文,是我们当前文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