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翻译一个主机服务器的使用文档时,看到一个词“downtime” (…during downtime),我知道它的意思是“停止运行时间”,但印象中应该有一个更专业更简短的译法。
经过查找,发现“downtime”有一个看似专业的译法,叫“宕机”。但根据搜狗百科的说法,这是台湾地区的译法,而在大陆应该叫“当机”。 继续阅读““Downtime”翻译成“宕机”还是“当机”?”
最近在翻译一个主机服务器的使用文档时,看到一个词“downtime” (…during downtime),我知道它的意思是“停止运行时间”,但印象中应该有一个更专业更简短的译法。
经过查找,发现“downtime”有一个看似专业的译法,叫“宕机”。但根据搜狗百科的说法,这是台湾地区的译法,而在大陆应该叫“当机”。 继续阅读““Downtime”翻译成“宕机”还是“当机”?”
我之前在《我所知道的几种翻译社群》一文中提到过,国内大多数所谓的翻译学习社群并不靠谱。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绝大多数发起者和组织者本身水平有限;其次,愿意花钱进入翻译社群学习的人水平也很一般。
为什么我强调翻译社群中其他成员水平的重要性?今天就通过一个心理学效应来重点谈谈这一点,它就是“阿希效应”。
这是一个关于从众心理的实验,我们都知道有从众心理这么一种效应。但是直到最近我了解到阿希效应,才知道从众心理可以有多么严重,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在翻译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时候,特别容易受到一些错误翻译的影响。 继续阅读“阿希效应:实际翻译经验的重要性”
博客一词翻译自英文“Blog”,这个译法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即便是这样,这个词还是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争议和困惑,尤其是对那些不写博客的人。
其中一个很大的困惑是,博客到底是指“网站”本身还是指“内容创作者”呢?因为其中的“客”显然是指人,而非事物。从这个角度来说,“博客”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翻译。网上有人疑惑,同样是音译,为什么没有采用“部落格”?在我看来,后者的唯一缺点只是太长。 继续阅读“浅谈“博客”一词的翻译”
十几年前进翻译公司时,当时的Trados也很贵,我们只能用破解版,那时候的CAT软件似乎都还很初级,说起来是可以方便工作和排版,但实际上处理不好可能会让排版更乱。所以用起来很小心,而且主要用来处理排版比较复杂的文件。 继续阅读“好的CAT软件应该兼具笨功能和快捷功能”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培养起过年必须开心的“习惯”,那时候一大家子团圆在一起,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小孩不都喜欢这样吗?好像平日再大的阴霾和沉闷也会因为“过年”这两个字一扫而光。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于我而言变得越来越牵强和尴尬,大概是热闹的程度打了折扣,而我也已经长大,心思不再那么单纯。 继续阅读“过年内涵的回归”
原来总觉得年不就是一个人为定义的概念吗,但是从2018到2019,我还是体会到了这种“人为定义”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影响力。于是我开始对过去一年进行反思,对新的一年进行展望。其中一个反思就是我觉得我的某部分生活似乎是被网络所绑架了。
我这里说的绑架当然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不是闲暇时主动地通过网络去找些乐子。就好比刚刚我的手机收到一条通知,是知乎发来的。 继续阅读“网络绑架”
前段时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金融时报》出的一本财经词典,叫做“英国《金融时报》财经词汇”,看到网上评价不错,买的人也多,就在淘宝买了一本。
小小薄薄的一本竟要69元,一分钱不便宜。买回来后尝试着看了几次,却压根没看进去。看来我还是高估自己背单词的耐心了。
从高中做英语课代表到大学考专业八级,我从来就背不进去单词,好在考试靠蒙也基本能考得不错。
从事翻译工作后,在线查词这么方便,背单词更是不可能背单词了。《金融时报》的这本财经词典,放在柜子里几个月,刚刚又翻了一下,还是觉得没意义。 继续阅读“翻译书籍和背单词”
试译是招聘翻译人才的必经流程,但实际上很多公司并没能通过试译来找到他们想要的合格的译员,包括翻译公司和非翻译公司的企业。
我在工作中也接触过一些企业的内部翻译,甚至其中有一些大型企业的内部翻译也让人难以恭维,包括他们的翻译水准、思维能力和工作态度。
这就很奇怪,按道理来说,试译就相当于一次笔头考试,不应该出什么差错,尤其是现场翻译测试。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试译在以下两个方面是很容易出现偏差的。 继续阅读“试译为什么经常找不到合格的翻译人才?”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说“Wikipedia为志愿者准备的翻译工具已将Google翻译整合其中。”让我有些惊讶,但很快又觉得理所当然。 继续阅读“当维基百科也开始使用谷歌翻译”
谷大白话最近掀起了一些翻译上的风波,好像是说他发布的一些视频翻译其实不是他本人翻译的,但是署的是他自己的名字。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也不感兴趣。
关于谷大白话,虽然他似乎只是业余做翻译,但我还是挺欣赏他的。恕我孤陋寡闻,我也是前几天偶尔看到一个采访,才知道有这么个知名翻译爱好者。采访中谷大白话说中国的电影公司引进外国电影时,字幕翻译得太差,这是因为国内电影公司对翻译质量不重视,觉得观众能看懂就行。 继续阅读“谷大白话的崛起和职业翻译的困境”
翻译公司和其他公司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翻译公司会常年招聘兼职译员。在招聘的时候,就不可避免会要求译员提供各种个人资料,并要求签署相关协议和进行翻译测试等。 继续阅读“向翻译公司提供简历和测试时需要注意什么?”
这两天看了以前写的一些东西(不限于博客),感觉自己很幼稚。以前也看到过别人发表过同样的言论:过了几年再回头看自己,感觉很傻。
这就是成长吧,年轻时傻点也正常。不是谁都出身大户人家,从小就见识过各种人和事,就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位置,又或者父母本身很有见识,能很好地言传身教。普通人一路摸爬滚打,难免受到一些不那么好的或者有违自己本心的人和事的影响。
经常有人说,就怕到了三四十岁,活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模样。可是我现在到了三十多岁,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有一部分不是真正的我。 继续阅读“莫欺少年傻”
昨天看了创业纪录片《燃点》,基本符合我的期望以及豆瓣6+的评分。这部纪录片导演的眼光很“毒辣”,他们所选择的几个创业项目,除了那个美容中介外,基本都是濒临倒闭或者已经倒闭了。所以联系影片拍摄后这两年的动态,可以合起来叫做《燃点熄灭记》。
如果说这几个项目的创始人多多少少还都有靠谱的一面,或者说都有自己的特长,即便是现在被很多人称为是骗子的罗永浩,人家至少特长是忽悠,但是其中最弱的那位创业者安传东引起的争议是最大的。
我在豆瓣上看到不少短评都对他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认为他动用父亲一年打工赚的钱,来给员工发工资,然后创业失败后还回村里哭哭啼啼,这是巨婴行为。而且也没有人认为他的创业项目有丝毫靠谱之处。
确实这个安传东,从影片来看,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说有,也仅仅是比普通人的脸皮厚一些。但是这家伙运气好却让人不得不承认。 继续阅读“燃点熄灭记”
中国人对四字成语的喜好在足球进球术语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同场比赛进两球、三球和四球都已经有了术语化的表达,记者和解说们屡用不爽,它们分别是:独中两元(或者梅开二度)、帽子戏法和大四喜。当然,这里的“成语”用的很合理,而且用在标题里很喜庆很醒目,比以前我多次提到的翻译中的那些成语滥用高明得多。 继续阅读“帽子戏法(Hat-Trick)的由来及其他足球进球术语的翻译”
一直不太懂朴树的《Radio in my head》这首歌,似乎单纯只是一首广告曲,无论是旋律和歌词都和朴树其他歌有距离,但直到今天看了这首歌的MV,我才了解歌词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继续阅读“朴树《Radio in my head》英文歌词翻译”
写这个题目,某种程度上也是想回答局座召忠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中提出的关于他这次跨年演讲一些困惑。我作为局座召忠的粉丝,却没有去积极关注他的跨年演讲,甚至到现在也没看;相反,却看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直播。这是为什么?我的一些想法,也许代表了其他很多人。 继续阅读“我为什么没看局座张召忠的跨年演讲?”
在英译中翻译项目中,翻译公司或客户往往会在翻译风格指南中规定:所有的“You”都译成“你”或者“您”,具体选择因客户喜好和文本性质决定。
比如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在技术文档中喜欢用“你”,表示和用户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而一般公司在宣传文案中喜欢用“您”,以示对客户的尊敬。
如果翻译指南中没有相关规定,那就由译员酌情处理了。 继续阅读“翻译中“你”和“您”纠结的解决之道”
前两天换锁让我感慨:在专业和认证这两件事上,每个行业都是相似的。如果一家公司天天拿认证而非专业说事,十有八九是不专业的,翻译公司如此,其他行业恐怕也是一样。
事情是这样的,家里的一个门需要换锁,我倾向于找上次找过的一个修锁人,但老婆不太放心,找110推荐,110提供了本地保安公司的电话,然后保安公司又给了一个不知道是谁的手机号码。
我们拨打了这个手机号码,听声音是个老头,对方不知道我们的位置怎么走,而且完全不会使用手机导航,甚至有点不情不愿的。我真不知道他平时都是怎么去帮人修锁换锁的。 继续阅读“专业和认证之间,你信哪个?”
翻译中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反映了背后的诸多背景,我平常不喜欢过度解读,但像微信这样的巨头产品,其每个产品细节,每个产品文本,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近来我就发现,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在其英文版中翻译成了“Read More”,这让我多少有些意外:微信团队还真是了解中外互联网的差异,也还真是比一般公司细心。 继续阅读“微信公众号中的“阅读原文”为什么翻译成“Read More”?”
罗振宇2018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提到了一大串语录,很有启发性。这里整理并列举了其中的外国名人语录,并附上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对照。 继续阅读“罗振宇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语录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