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棋局中的缺陷

最近看电视剧少帅,如前文所述,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却引发了对当时国内形势的“马后炮”式的思考,感叹天之不测风云和各种蝴蝶效应的可怕。

先抛开政治立场不说,西安事变的发生虽然是张学良的鲁莽行为,但与蒋介石本身的作为恐怕也有很大关系。

这么说可能太马后炮,但蒋实在不应该把张学良放在任何可能与GD发生接触的位置。至少从电视剧来看,张还是有一定的家国情怀,而且受郭松龄的影响,对内战本来就极为反感。等到了西安,以当时进退两难的境地,让他去剿共,虽说已是无奈之举(让他抗日他不愿更不行),但并非上策。

纵观蒋的所作所为,蒋似乎总以为自己在下一盘大棋,可却往往忽略人心,毕竟你的棋局再精妙,有了人的参与,事情也不总是如你所愿地发展。特别是面对张学良这样的猪队友,就更要多加小心。张学良放弃东三省在内的五省而不抵抗,就可见此人有多不靠谱了。前车之鉴,蒋不应不谨慎。

再往前看,从蒋的角度来说,实在不应该给GD留下那么多机会。要想一边剿,一边消耗各地方军阀的实力,实在是想鱼和熊掌兼得,结果一事无成。

对于GD所表现出来的逆天的生命力,蒋虽然始终引为心腹大患,但在行动上仍然不够决绝,须知对待非常之人必须要有非常之非常手段。倒不是说要阴谋诡计搞的不够,或者人杀的不够。在战场上直到第五次围剿才出动嫡系并花大力气,实在是太迟。围剿后竟然又给对方留下机会,以为对方已然穷途末路,也实在是太想当然。

就像前面说的,你想象得再美好,可人心上的暗潮涌动,你不得不防。对蒋来说,张发动的西安事变就是各种人心涌动、不利因素碰撞的最坏结果。

作为一国统帅,坐拥丰富的情报资源和智囊人才,自己又整日考虑棋局,却遗漏这一点,贸然让张去剿共,使包括其本人在内的东北军受GD影响,并贸然前往对方地盘痛骂一纨绔子弟,导致对方在激愤之下采取鲁莽行为,不能不说还是欠考虑了。

从电视剧来看,张和蒋从第一次见面就缺少情感沟通,蒋一味命令式地让张这样那样,其实早就触发了张的逆反心理。对于情种张来说,感情上的沟通尤为重要,杨宇霆也是因为过于嚣张跋扈,和张在感情上越来越疏远,才导致杀身之祸。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偶然中有必然,没有这个偶然或许还有另一个偶然。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究竟会往何处去,谁又能说得准呢?

张学良不抵抗放弃东三省之思考

最近看张黎导演的少帅,一开始就做好了揪心的准备,一路看下来一直很纠结,可是到了41集日军进攻北大营,张学良严令不抵抗,我就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快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就在想,张学良这是脑袋那根筋搭错了?那么大的一个东北,自己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自己祖国的三个省,说不要就不要了,这在古今中外都算是头等奇观。不仅如此,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民族,为了祖国”,此种奇谈怪论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出第二个来。

我想来想去,也参考网上的各种评论,都仍然无法理解张学良的这种行为。即便是有蒋介石的“忍耐”要求,即便是怕日本人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即便是为了保存实力(你保存实力也不能连家都不要了啊,你一个全是东北人的军队跑到别的省去,再怎么说根基也不如在东北牢固),所有这些都根本解释不通张学良放弃整个东三省。

后来看了高晓松的“晓松奇谈”张学良系列的一集,高晓松说这个富二代就是根本“不care”,“无智”。可是这跟《少帅》里的情节又完全相悖,在电视剧里,张面对父亲留下的摊子,一度压力山大以致大哭,平常也几乎是殚精竭虑。

可是再细想想,又不全是。比如张学良动辄跑到海边烤肉(美其名曰是为了减压),动辄只因伤寒就在医院躺个几十天,动辄去看戏(美其名曰是为了外交)。尼玛导演是在高级黑啊。

导演可能不便明摆着说“民族英雄”的不对,可是情节都在那里,有心人自己去看吧。

再说些其他的观感,或许可以解释张学良为什么脑子坏了。

张作霖在的时候,每遇大事有一帮“老底柱”七嘴八舌出主意,还有杨宇霆这样的智囊深度剖析利害。即便是小张这边,也有郭松龄这样的能人可以沟通,另外老班长储世新虽说是虚构人物,但应该也代表了张学良初入军营后结识的一些年轻有为的小清新。

可是张作霖死后,郭松龄早就被处死,杨宇霆被杀,储世新这样的小清新早就战死,一帮老底柱虽然也偶尔被叫来商量,可是大事上几乎没有话语权,说什么都等于没说。

那张学良的智囊都是谁呢?是两个女人:原配老婆于凤至和“秘书”赵一荻。张不论生活还是工作都跟这两个女人混在一起,大事小事都咨询她们的意见。我算是服了。

哪怕你嫌那些“老底柱”太保守,你嫌杨宇霆太强势,那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小班底啊,你有自己的发小,也有一些兢兢业业、洞察世事的下属。可是整天跟两个女人混在一起算怎么回事?下班了可以,上班也靠两女人,而且还是自己的老婆和情人,真是昏庸混蛋之极,是不是上着班还可以来一发?长此以往,自己脑子又不太好使,能有什么好的判断。

《少帅》看到目前为止,是不可信,讲不通,而且忽略了不少对张学良不利的细节;相反,《晓松奇谈》对张学良的评价却很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