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7.0:从“喜欢”到“好看”的文化考量

前两天微信迎来一次重大改版,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改变是公众号文章右下角的“喜欢”改成了“好看”。“喜欢”原本应该是借鉴了“Facebook”的“Like”按钮,也是对“Like”的直译。

当年Facebook发布“Like”按钮瞬间风靡全球,微信直接借用这一称呼也无可厚非,但是推敲之间,“好看”相比“喜欢”更符合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 继续阅读“微信7.0:从“喜欢”到“好看”的文化考量”

向前看,向后看?

【此文有扯淡嫌疑,慎读。】

如今在一些投稿平台总能看到作者在投稿下面留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而不是过去常见的博客链接。我不知道留下的这些公众号做得怎么样,反正我是从来没关注过它们。

一来相比点击博客链接那么容易,掏出手机打开数据连接打开微信搜索公众号这太麻烦了;二来我在微信里加过的公众号都是经过“严格论证”的,一共也就关注了那么几个,而且其中有一些都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我已经不想关注更多了。

相比而言,我在订阅器里订阅了几十个博客和网站,其中大多数文章我都会看。

这样的情况不只出现在我身上,之前也不止一次看到过有人讲过类似的话,说微信里的公众平台不会关注太多,看的文章也不会太多,多了会觉得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我个人来说,我看微信都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比如蹲坑的时候,坐公交的时候,等饭的时候,总之都是无所事事的时间。这种时间每天都会有,但问题是这些时间加起来也不会太长。

你会为了把微信里的文章看完而在厕所蹲上半个小时吗?可能看到好文章时会,但肯定不会经常这样。但在电脑上耐心地看完一篇博文会容易得多。

继续深究这背后的原因,你也许会认为这还跟习惯有关。就像人类读了上千年的纸质书,但如今纸质书还是正在被电子书取代。是的,纸质书和电子书之间的对比,跟博客和微信之间很像。前一种都更考验耐心,后一种相对而言都比较碎片化。 继续阅读“向前看,向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