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一词翻译自英文“Blog”,这个译法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即便是这样,这个词还是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争议和困惑,尤其是对那些不写博客的人。
其中一个很大的困惑是,博客到底是指“网站”本身还是指“内容创作者”呢?因为其中的“客”显然是指人,而非事物。从这个角度来说,“博客”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翻译。网上有人疑惑,同样是音译,为什么没有采用“部落格”?在我看来,后者的唯一缺点只是太长。 继续阅读“浅谈“博客”一词的翻译”
博客一词翻译自英文“Blog”,这个译法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即便是这样,这个词还是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争议和困惑,尤其是对那些不写博客的人。
其中一个很大的困惑是,博客到底是指“网站”本身还是指“内容创作者”呢?因为其中的“客”显然是指人,而非事物。从这个角度来说,“博客”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翻译。网上有人疑惑,同样是音译,为什么没有采用“部落格”?在我看来,后者的唯一缺点只是太长。 继续阅读“浅谈“博客”一词的翻译”
我们都知道英文中“Kill”的含义是“杀死”,但如果是在计算机软件文档的翻译中遇到这个词呢?比如“kill an application”或者”kill a process”,译员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懵的,因为我们平常在使用计算机时从未见过这种说法。
在IT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翻译中,直译是很常见的。那么这里的“Kill”能不能直译成“杀死”呢?还是应该意译为“终止”呢? 继续阅读“Linux技术文档中的Kill怎么翻译?”
Benefit的字面意思是“好处”或“利益”,但在实际翻译应用中,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直译却是错误的,至少是不自然不通顺的。一般我遇到这个单词是在以下三种语境。 继续阅读“Benefit在不同语境下的各种译法”
最近在校对一个软件操作说明的翻译项目。其中经常提到XX功能“allows you to…”。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译员通通把allow翻译成了“允许”,即“XX功能允许你…”。
这样的错误很像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译员所犯的错误。其实即便不知道allow怎么翻译好,稍微动动手指查一下,应该也能找到更恰当的翻译。这里翻译成“允许”显然是不通顺的。虽说软件用户也许能够大概理解意思,但这不是一个正确的译法。 继续阅读“说明书中的 allow 怎么翻译”
很多人对翻译不了解,以为翻译就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尤其是的一些翻译客户,自以为懂一些英语,就把翻译这项工作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这种思想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国内翻译价格的过于低廉,从而间接阻止了优秀人才进入翻译行业,形成恶性循环。
而部分译员自己也过于强调翻译本身,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对稿件的背景资料和语境的思考和调查能力。具体来说,这涉及到译者的知识面、逻辑思维以及信息检索能力。 继续阅读“译员水平高低分水岭之一:对背景资料和语境的思考和调查能力”
这次俄罗斯世界杯,VAR立下汗马功劳,纠正了一些关键判罚。但对很多中国球迷来说,VAR是个新名词。
VAR的全称是Video Assistant Referee,翻译成中文是“视频助理裁判”,这个翻译显然过长,造成国内媒体在报道中直接使用英文缩写VAR,而放弃了其中文译名。 继续阅读“VAR可翻译为视裁”
美剧《西部世界》很好看,在腾讯视频独播,显然是被买断了在中国大陆播放的版权,那么其字幕的翻译应该也不是出自业务字幕组之手了。
总体来说,《西部世界》第一季的中文字幕翻译还是可圈可点的,很多地方进行了合适的意译处理,我在看的时候有注意到,但没有特意记下来。 继续阅读“《西部世界》中的Host翻译成接待员是否合适?”
相信做过一点计算机或者其他技术类翻译的译员都考虑过,要怎么翻译Program和Application这些词,以及该怎么在翻译中区分Process和Program。
一般来说,process会译为“流程”,而program则译为“程序”,application则是“应用程序”。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流程”和“程序”可以是同义词,而且还有另一个词“procedure”,它的直译就是“程序”,却并不是“program”或“application”的那个“程序”,而更接近“流程”。 继续阅读“程式和程序”
在市场、广告、营销类翻译稿件中,“enjoy”是一个高频词汇。原先我经常翻译成“享受”,或者稍微润色一下变成“尽享”。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又想到“纵享”这个词。
其实意思也都差不多,只是适用于不同题材中。
比如,翻译几个或者十几个单词的广告语,用“尽享”或“纵享”肯定是比“享受”要好。
一方面,广告语都很短,惜字如金,所以尽可能利用好每个字,从这一点来说,“尽享”和“纵享”比“享受”起到更多的强调作用。
另一方面,从语音上来说,“尽享”或“纵享”听起来似乎比“享受”更顺耳一些,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平常广告语都是这么说的,所以听起来更自然一些。
但是在一般的营销类稿件中,单纯地翻译成“享受“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
……
提起营销文案,很多人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有华丽丽的词汇,我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就拿我自己来说,看到那些华而不实的词汇,第一个念头是逃避。
现在讲究的是平民化的、朴实的语言,所以你看现在很多广告语,就跟平常说话一样,没有刻意地去用一些文绉绉的词汇,这样反而能够深入人心。
就比如前段时间看到的薛之谦的肯德基冰咖啡广告,广告语很朴实,什么“人生是个冷笑话”,“肯德基K-Coffee现磨冰咖啡,冷冷滴上市”。
当时我就想,这要是从肯德基的英文广告语翻译成这样,很可能不被采纳。在某些“华丽至上”的人看来,这样的语言太过平淡,怎么能显示出肯德基产品的高大上呢?
可是当时我看完就在朋友圈说,这样的平民化语言更能深入人心。
当然,这支广告的文案平实,但创意和演绎并不一般。所以整支广告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而语言的平实也不代表就不好,有句广告语说得好,“简约而不简单”。
你玩“华丽”,玩“文字游戏”,玩得不好其实就是在玩观众。观众没有那么多脑细胞和耐心去揣测你的“双关语”,去了解你浮夸语言背后的实际产品质量。
……
后来做校对的时候,又遇到有人把“enjoy”翻译成“乐享”,当时我就感觉这个词好像是来自哪个广告,应该是移动或者哪个电信运营商的4G广告。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译法,相比“尽享”和“纵享”,“乐享”好像有点浮夸过头了,而且本质上也不是什么好的说法。
“尽享”和“纵享”都表示尽情(纵情)地享受,这样的诠释/意译是有意义的,而“乐享”(快乐地享受)给人的感觉就是废话、累赘,难道还能“痛苦地享受”?这样的诠释没什么意义。
不过作为翻译译审,如果没有客观的错误,我一般选择尊重原译,所以这样的词汇我没有改动。
但从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更倾向于“尽享”、“纵享”或“享受”,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享受”。
因为对“enjoy”来说,“享受”就是最贴切的译法,无需再行引申;再者,我们平常生活中,也都是这么说话,哪有说其他那三个词的?那样说话人家会觉得你有病。
PS:畅享也不错,畅享XX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