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

何伟,这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名字,透着一股乡土亦或是市井的气息。原本一个“伟大”的“伟”字,因为用的人太多,早已沦落至此。

不过如果翻译成英文,也就是Great He,倒也是个不错的名字。我就从来没听说有外国人名叫Great的。也许这就是他取这个中文名的原因。

彼得·海斯勒

他是个曾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人。他的英文名叫Peter Hessler,翻译成中文是彼得·海斯勒。

在他的《消失中的江城》一书中,他提到他的几个学生起了稀奇古怪的英文名。其中有男生起了个女生名的,也有取名叫做Peace(和平)的。

抱歉我只记得Peace了,虽然我是英文专业毕业,但总是记不住那些含义不明的英文名。不过我仍然记得我的一些大学同学的英文名,比如Dino(取自Dinosaur,恐龙的意思),Crazy(疯狂的意思)。别搞错,前面那个是男生,后面那个是女生。

从那些名字,你就能看出,何伟笔下的中国人有些奇怪,也有些有趣。不过他和他的那些中国学生交流并不很顺畅,至少从我目前读了一半的《消失中的江城》中看来是如此。

这让我回想起大学时的外教,没记错的话,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和老外打交道。老外们一般看起来比较活泼,甚至疯狂,比如会在上课时跳到桌子上。但这种活泼会被慢慢打磨掉,我想是因为我们这些学生太沉闷了。

老外的疯狂也是有限度的,其中一个外教就曾建议Crazy改名,可是Crazy最终没改。也许中国人其实才更疯狂吧。

相比和学生的隔阂,何伟倒是跟中国的底层老百姓相处得更好。在他的《寻路中国》一书中,他笔下的中国农民和农村出来的打工者都显得那么的可爱乃至可敬。

来自农村的我在读《寻路中国》时总能会心一笑,因为那些场景那样的人那种表情我都曾经亲眼见过。但我仍有些惊讶于原来全中国的农民都是那样的可爱可亲,当然少数人除外。

这显然不同于鲁迅等中国作家对中国人的讽刺挖苦,以及对国民性、小农意识等的聚焦,也不同于当下大多数作品对城里人势利和紧张的描述。

何伟写了三本有关中国的书:《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我目前只看了《寻路中国》和一半的《消失中的江城》。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寻路中国》,第一部分探索长城,这过程中和老百姓的接触已经让我着迷,第二部分和魏子淇常年在一起的生活把这种着迷推向高潮,第三部分开头看起来有些杂乱、没有头绪,可是越往后却出人意料地好起来。这让人感觉到神州处处是故事,在这个激烈转型中的社会,那些来自农村的没什么文化的人却是最生动的。随着城镇化的日益蔓延,他们的朴素和坚韧也许将成为历史。

废话不多说,剧透应有限。

感谢何伟,抱歉的是我没买纸质书,借口是我一开始不知道这书在中国出版过;感谢译者,特别是《寻路中国》的译者,你的翻译让我曾经误以为何伟是用中文写作的,《消失中的江城》的译本是一个中国博主翻译的,也感谢你,但允许我吐个槽,请你翻译东西的时候不要老是大段地叙述自己的观点行吗?这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另外,注意避免翻译体;最后感谢宋大妈,我是从他的博客里知道《寻路中国》的,这本书其实在中国早已有很多读者,我是多么地孤陋寡闻……

知行博客原创,本文地址:http://www.sunyansong.com/peter-hessler/,转载请注明。

《何伟》有5个想法

  1. 《消失中的江城》– 最初的江城,也是最初的何伟
    《甲骨文》– 做记者了,有点政法偏向
    《寻路中国》– 回归何伟。
    不过博主确实看这些书有些晚了,好像是在2005年就有江城了。

  2. 为什么我看到的书名叫《江城》没有消失中的四个字。从你上面的描写中,我确定我看到的《江城》和你说的《消失中的江城》是同一本书。但是内容有什么区别吗?

    寻路中国买来还没看,但是 Peter 留给我的印象还在!应该感谢他,我从《江城》中看到了自己出生前的中国的普通农村的影子。

    但是我从没见过他的照片,看了这张照片,跟我心里想的样子还有很大的不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