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不得不单薄的美食宣传片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前两天在电视上看了《舌尖上的中国2》的第一集《脚步》,这集借助家乡美食讲述了几个中国普通家庭的故事,几多辛酸,充满人文关怀。

我跟老婆说:“这舌尖还挺有追求嘛!”舌尖1我看过一些片段,只记得无休无止的美食镜头,感觉像美食商业宣传片。对于老婆这种吃货自然很有吸引力,于我则有些枯燥。

但很快我就看到有媒体报道:观众不适应《舌尖上的中国2》里加进去那么多人文关怀,把美食部分冲淡了。于是总导演陈晓卿“进行了紧急调整”,重新剪接了下面几集,增加了美食内容。这再次证明了喜欢看舌尖的人以吃货居多。

我相信陈晓卿是个有情怀有追求的人,否则也不会拿BBC纪录片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拍出那么视角独特的唯美镜头。舌尖第二季对人文的侧重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无奈陈导演的观众是吃货,而这帮吃货恰恰又是舌尖得以实现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目标人群,所以不得不“紧急调整”。昨天新闻里就说,不少上海市民看了舌尖2中的一种本帮菜,五一期间纷纷去饭店品尝,可见吃货们是很容易受到舌尖在美食方面的感召的。

另一方面,也许是出于某些原因,陈导演似乎在有意回避一些事实。

比如在舌尖第二季华丽亮相的前后,我看到有国内外媒体在谈舌尖背后存在的隐患,包括恐怖的土壤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某些食材越来越少的问题,比如片中的开化青蛳可能会在两三年内消失,厨师后继乏人也是个问题,本帮菜就是如此。我本人也怀疑,过去几十年有多少美食已经消失。这些问题在舌尖2中就难觅踪影了。

这也难怪,在处处充满“正能量”的中国,有些问题有损天朝形象,还是避而不谈的好。这部纪录片提供了美食的“正面”,“反面”就只能靠部分媒体隐晦地补充了。

但如果拿以上这种回避来对比陈导致敬的BB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就难逃“粉饰太平”的指责。毕竟即便是在美轮美奂动人心魄的《地球脉动》中,BBC也时不时作出一些悲观的预测,比如冰川会越来越少,北极熊等动物会面临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提醒人们眼前的这些美景可能将成过眼云烟。

也许我们不该要求太高,总的来看舌尖系列是优秀的纪录片,即便只是关怀和批判都不足的美食宣传片,见识过各种中华美食的吃货们想必也会成为推动食品安全和美食传承的潜在生力军。

《舌尖上的中国2:不得不单薄的美食宣传片》有2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