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吗?

提起翻译,很多翻译圈的从业人员和一些翻译公司都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说翻译是一种再创作。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翻译嘛,就是把内容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这里面肯定是需要创造的,因为两种语言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英语和汉语,他们的语法、结构、语序、词汇各方面都很不一样。如果说翻译只是一种机械的转化,那么人工智能翻译,或者说机器翻译,早就已经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可是尽管如此,翻译真的是一种再创作吗?我看不然。

在真正的翻译实践中,翻译和创作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首先,作为一名译者,你不可能脱离原文的范畴,天马行空。你必须要去理解原文的意思,必须要揣测原作者的意图。这谈何创作呢?

要说有创意,那也只是语言上的创意,比如说我把原文意译成这个词语,比直译的那个词语更加符合目标人群的文化或习惯。

你只是把原文更好地表达出来,可你在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创造。

更何况译者未必有创作的能力,翻译得好不代表写文章写得好。如果说一个译者不擅长写作,当然也就没有创作的能力,又谈什么再创作呢?所以逻辑上这也说不通。

其次,现在的读者和客户也不允许你进行再创作。你翻译错了,公开发表的内容会有很多人挑。而翻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如果说加入太多个人色彩,很多人就说你翻译错了,不符合原作者的风格,你是百口莫辩。毕竟,在读者心目中,译者是比作者低等的。

而在客户方面,对你的要求往往更多,甚至更不合理。尤其是当你的最终客户是外国人,很多时候你根本无从解释。

比方说我之前遇到一个公司,他们的翻译风格指南中的很多规则莫名其妙。比如说不可以用“并”,他们觉得这个有点太文言文了,所以要换成“而且”;不可以用“而”,要换成“但是”。

按说老外也不懂这些啊,可能还是受到某些中国人的误导。对翻译的这类合理的不合理的限制有很多,再创作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善译者作译者的事,不要谈什么再创作;善作者做作者的事,不要谈什么校对译稿

两者都擅长,那就要自己做好区分,或者去做真正需要再创作的人才,但这样的人才恐怕就有更多其他要求了。另外现在所谓的“创译”(Transcreation)中的少数稿件也可以称为再创作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