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偶然的看了圆桌派,算是锵锵三人行的后续。我算是锵锵的粉丝,可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去看圆桌派……抱歉,我只是不会刻意去追任何一个东西,大概是年纪大了。
我打开一期标题为《熟人:中国式人际关系》的节目,让我惊讶的是嘉宾居然是我的学长魏一平(现在是四人制取代了三人制——三个熟客加一个Fresher,总算是打破我原先抱怨的三人行格局),不过也是通过窦文涛之口才知道他曾是个有名的深度报道记者,想想我也真是孤陋寡闻,原先只是耳闻他在《三联生活周刊》工作。
节目中聊到深度报道的没落,窦说国内外皆如此,因为社交媒体太过发达,深度报道团队还没到,事发地的微博/推特都已经发出来了。
蒋方舟则认为是人们不再执迷于真相,反而“期待”反转。我很欣赏蒋,因为她总是能明明白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一点不含糊,她的观点也应该代表了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
可我却不认同她的这句话,人们之所以“期待”反转,本质上还不是想追求真相?如果说有人不追求真相,那么他/她原先也不会去看那些深度报道(就比如我)?
不过我不看深度报道也并非是因为不追求真相,毕竟三联期刊还是挺贵的。至于南方周末?我大概是找不到借口了,可是对于我这样的普通青年,大概罗振宇的“贩卖焦虑”更适合我的口味和需求。
什么博社村制毒,什么菲律宾人质案,我知道就好,至于有什么详情,我真的好奇有几个年轻人会关心?相反,如果说微博上有亲历现场者发几张图片或拍个短视频,我兴许能点开看一眼。
为什么?并不是说深度报道不好,只是在中国,人们大概已经对新闻机构的“真相”报道有了免疫力,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如今唯一的例外大概是食品安全——微信上再传谣方便面有毒,不如那个地方电视台走访一下方便面的生产车间。
相比而言,像《纽约时报》上的那些深度文章,我想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为什么?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至少那里的文章简洁有力(用英文是Sharp),不说废话,不吞吞吐吐,不试图打圆场,不总是“一分为二”。让人看了标题想看内容,看了第一段想看第二段……
我说这些并不是指中国的记者能力有问题,只是我们的文化和氛围对批判是有抑制的,而那些传统媒体所受到的束缚只会多不会少。
所以,说来说去,不要说什么中国人不爱真相,这个真的有点扯。